Posts in RAW Highlight
分身之術 Pelle Cass 首個亞洲個人展

晚冬踉蹌而去,早春踟𨆼而來。在生活狹縫中穿透而來的陽光,在臉上磨蹭著,為眼睫毛鍍上金色,這種解憂的靜寂,轉過頭又在指縫間溜走。在蠢蠢欲動的春天,彼此或在悄悄孕育一些念頭,或者靜候一些事情原地發生,在繆思與蒙太奇之間碎步探戈。分身之術的美學傾瀉在尖沙咀展覽空間中,一系列在全球各地以獨特的「靜態縮時攝影」為主題的照片,由來自美國波士頓的攝影藝術家Pelle Cass打造,展覽為Cass 在亞洲首次個展,現假海港城美術館展岀。

Read More
RAW HighlightCammy LEE
Walter Koditek 《香港摩登:一九五零至七零年代建築》

城池流轉,兩城相望。一座城市的建築風格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城對文化的包容度,及在其在孕育與傅𠄘文化的位置。香港的建築風格,在開埠以來幾經轉變。城市規劃師、作家及攝影師 Walter Koditek ,在2014 年移居香港後,便以這座城市作為顧問工作的基地,多年來以相機記錄香港獨特的建築景觀。 Koditek的著作《香港摩登:一九五零至七零年代建築》,全方位結合攝影、詳細背景資料和學術論文,概述了香港於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轉型時期的建築,同名展覽將於本週四起在上環Blue Lotus Gallery展出。

Read More
RAW HighlightCammy LEE
何藩:「感覺、感覺、感覺!」

一名姿態曼妙,身穿旗袍的女性,含蓄地站在光與影之間,黃昏揮灑在大廈的影子,俐落地劃分照片成陰與陽兩邊,輸出完美構圖平衡。這幀廣為人所熟悉的黑白照片,乃為被譽為東方布列松的攝影大師--何藩(Fan Ho)其中一幀最得意的作品之一。自1956年開始活躍於攝影圈的何藩,終其一生贏得超過280項獎項,於2022年舉辦的新展覽及同名攝影集《感情‧感悟‧感覺》由他親⾃取名,書中的第一篇文章:《我的嘗試》,於字裡行間完整記錄上述的探索足跡,以文字及多幀獲獎無數的作品,剖析出他對於美學、詩學、哲學之間協調的定義。

Read More
2021 Leica 攝影獎得獎名單出爐

享譽國際的攝影比賽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(LOBA) 一直是攝影界的盛事,LOBA以Leica 之父 Oskar Barnack命名,創立於1979年的比賽現今已舉辦了41屆。LOBA賽事的參賽者須提交10至12張紀實攝影作品或概念照系列,詮釋人類與環境的關係。主獎項得獎者將被贈予 4 萬歐元獎金及價值 1 萬歐元的 Lecia 相機設備,而新人獎得獎者將獲贈 1 萬歐元獎金及一台 Leica Q2 相機,比賽旨在鼓勵一眾攝影師探尋自主內容,創造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,並表彰憑藉精準的洞察力和捕捉力,表現人與環境關係的攝影師。

Read More
Greg Girard - HK Unseen

過去是異國他鄉,我們只是未曾駐足的遊客。八十年代的香港,經濟翛然起飛,社會民生富庶,造就大量的消費與流行文化, 霓虹燈的幻影傾倒在市內人的臉上,城內人的眼神充滿期盼,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、在紙醉金迷的流光時代任意浮游。駐港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在1974初訪香港後,便為她中西文化的氣質所傾倒,繼而在1982年在此定居。在整個80年代,Girard穿梭香港的大街小巷,胸懷純粹拍攝他所居住的繁華都市。這段時期的創作,為Girard的攝影生涯奠下基石,及後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師。Blue Lotus Gallery於本月上旬帶來展覽《Greg Girard - HK Unseen》,展出Girard從未曝光的香港系列。

Read More
夏永康 若隱若存的春光乍洩

有些畫面、有些對白,總是輕而易舉地深深刻進腦海,是對角色和劇情的自身投射?主角間那種你追我趕卻又心甘情願彷彿似曾相識?或許我們曾經成為過黎耀輝,甚至何寶榮,但人生不正正如此嗎?如風的何寶榮跟如水般的黎耀輝,其實都只是人海中的你和我。「不如我哋由頭再嚟過?」其實早已發生又該如何重來?但又有誰說過由頭重來的起點是等於零?

Read More
荷蘭攝影大師Ed Van Der Elsken 老香港的預言書

「在二十世紀的餘下數年,自由正洋溢於空氣中!」或許每個藝術家都有一種預知能力,而1989年在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大事發生,已故荷蘭攝影大師Ed Van Der Elsken就像一個預言家般預視了香港的命運。這些照片之所以珍貴,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的急促發展,照片裡面的香港已不復再,我們只能靠著攝影師來帶我們回到那些年的小漁港。

Read More
第十五屆亞洲當代藝術展 體驗藝術新時代

很多人都說,當代藝術是指現正被創造出來的藝術,沒有甚麼藝術的理論,也可以用最簡單直率的表達方式,去呈現活著的人的藝術,成為社會的一面鏡子。我們不難在這些當代藝術作品裡發現許多實驗性的題材,在沒有框架之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。

Read More